第111期初中教材配套课件创作

题目要求

课题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册别 单元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 第2节 做一做
教材所在页码 第119页
教材对应截图 教材对应截图
对应的学习目标 运用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
找到对称点,完成轴对称图形,或作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学习难点 探索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课件设计说明 用网络画板演示探索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可先进行教材中做一做实例
演示,再选取一个图形进行作轴对称图形的探索,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最优作品

创作者:山西常铁虎老师(yuanyuanhu

https://netpad.net.cn/presentationEditor/presentationPlay.html#posts/3835 )

突出优点:用实例解说“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概念,简单清晰;教学环节和进程设计的合理有序;采用分页(编号3835)设计,使用方便清楚;拓展充分,给使用者良好借鉴(虽然最后的类似万花筒的动画图形过于复杂,但给出的通过对称变换构造复杂图形的思路是值得借鉴的,使用者可以用这样的思路,任意构图发挥)。

参赛作品

编号 作者 标题 预览图
1 吉林张绍明(JCZXZSM001 网板课件赛111期初中
2 山东王广喜( wangbutian 111-2(初中)轴对称
3 四川孙国华(老版 网络画板第111期赛题(初中组)
4 山西常铁虎(yuanyuanhu 网板大赛111期初中-轴对称定义1
5 吉林田玲(田玲 轴对称变换
6 河北郭根秋(朋友 初中周赛111期轴对称
7 雅安李文录(雅安李文录 111

对本组课件的改进建议:
①不要受教材限制,课件设计高于教材,设计的越周到(深度广度),课件的参考价值越强,要设想使用者不会“照搬”课件,所以不必担心超标超纲。
②对于教学进程的设计还需加强,既要有主干固定流程,又有可以变化调整的余地。
③ 文本设计(特别是证明、推导、解答过程)尽量简化,只要有主干就可以了,细节过程留给使用者自己发挥。初中组大部分都注意到了分页设计,但有些作品对同一页面功能区域划分不够清楚,尽量避免在同一界面区域用隐藏显示按钮切换,使用者不熟悉导致混乱。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