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期高中教材配套课件创作

题目要求

课题 椭圆与双曲线第三定义作图
册别 高中数学 人教 A 版 选修 2-1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教材所在页码 P41、p55
教材对应截图 t_3_1
t_3_2
对应的学习目标 1.体验椭圆、双曲线的第三定义。
2.掌握求椭圆、双曲线的第三定义的轨迹方程过程。
教学/学习难点 1.满足椭圆、双曲线的第三定义的点的轨迹的形成过程。
2.数形结合求椭圆、双曲线的第三定义的轨迹方程。
课件设计说明 1.动态展示椭圆、双曲线的第三定义的点的轨迹形成过程。
2.参数变量控制和动画按钮控制椭圆、双曲线的第三定义的点的轨迹的一般性。
使用说明 图形简洁直观、动画效果好、适当的文字推导。

最优作品

创作者:成都付小华(aerhua

https://www.netpad.net.cn/presentationEditor/presentationPlay.html#posts/4627)

突出优点:

  课件由具体、特殊的对称点和特殊的斜率积出发,探究具有这种特征的点的轨迹,有特殊的圆、焦点在x轴、y轴的椭圆、焦点在x轴的双曲线等,再探究一般问题,最后归纳出分类讨论的更一般的斜率积为定值的点的轨迹。问题引出充分、探究过程比较系统完整,从特殊到一般,比较好的展示了主题。 建议:课件制作方法上,可参看借鉴向忠老师课件。①文本与图形演示区域尽可能分开,文本可进一步简化而清晰;②斜率乘积不同的各种情形,应放在一个界面上演示,这样更有利于感受理解圆、椭圆、双曲线定义的“统一性”。

参赛作品

1. 作品一:141期高中组

作者:成都付小华(aerhua)

专家点评: 课件由问题串引出,分别从具体、特殊的对称点和特殊的斜率积出发,探究具有这种特征的点的轨迹,有特殊的圆、焦点在x轴、y轴的椭圆、焦点在x轴的双曲线等,再探究具有一般在轴上的对称点、或者一般关于原点对称的对称点,一般的斜率积等,探究出一般的椭圆和双曲线,最后归纳出分类讨论的更一般的斜率积为定值的点的轨迹。问题引出充分、探究过程比较系统完整,从特殊到一般,从问题到归纳,比较好的展示了主题。课件制作运用点的追踪和动点轨迹,运用动作按钮组,进行变量控制,动画展示,清除追踪痕迹等,方便老师辅助教学和学生思考、观察,是比较好的微专题辅助学习的网络画板课件。
  

作者:汉中樊广顺(fans)

专家点评:课件对椭圆和双曲线的第三定义的作图进行了探究,运用变量控制,点的追踪、点的轨迹进行辅助探究,展示出与两个对称的定点的斜率积为常数的点的轨迹,包括椭圆和双曲线。课件简单、明了,建议顶点的变量不用c字母,与焦点容易混淆。
  

作者:重庆向忠(老巷)

专家点评:本课件直接解决问题的重点和核心,用一个具体的问题引出,运用网板作图探究这类点的轨迹,其中运用自定义变换是一个很大的亮点,简洁直观的展示出了斜率积为定值的点的轨迹是椭圆、或双曲线,同时对椭圆与双曲线的第三定义进行了定义,图形相互转化自然明了,文字定义严谨准确。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