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期初中教材配套课件创作

题目要求

课题 点、线、面、体
册别 人教 版本 第 七上 册第四章
教材所在页码 4.1.2第120页
教材对应截图 t_2_1t_2_2
对应的学习目标 认识点、线、面、体间的关系。
教学/学习难点 线动成面与面动成体。
课件设计说明 用尽量多的学生易接受的例子动态显示点、线、面、体间的关系。

最优作品

创作者:四川孙国华(老版

https://www.netpad.net.cn/singleFile.html?id=167605#posts/167605)

突出优点:整个作品采用五个部分相互超链接方法组成,使用灵活便捷。引入部分起点低,分解细,点、线、面的运动从直线开始,逐渐出现曲线形式,长方体、圆柱、圆台、球体的制作采用了3D页面,这些都充分考虑了初中学生学习心理特征。 建议:

  1. 本课是学生建立基本几何图形概念以及点线面之间在三维空间里的关系的重要一课,须予以特别重视,单从教材文本可能看不出来。
  2. 点线面的运动都从“固定方向”开始,即点—直线段—矩形面—长方体,然后再结合学生活动演示各种“变方向”形成的各种曲线、曲面、体。
  3. 从视觉效果看,本期的“作品一”最漂亮,且自动化程度高,一键按下,点线面的各种预设运动所形成的结果依次呈现。恰恰是这种自动化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可能的生动过程,容易变成大家一起“看电影”。这种式样的课件适合低龄学生自己观看,初步感知空间图形。

参赛作品

1. 作品一:149期初中

作者:雅安李文录(雅安李文录)


  

2. 作品二:初中周赛149期

作者:四川孙国华(老版)

专家点评:五个课件以超链接的串成一个演示课件,形式很新颖,演示的效果很好,符合题目的要求。制作上按钮的设计与使用很充分。长方体、圆柱、圆台、球体的制作采用了3D页面,条件显隐运用委熟练。
  

作者:山东王广喜(wangbutian)

专家点评:一个页面同时展示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形象直观,设计简洁、操作简单,演示效果很好,很好展现了题目要求的效果。课堂中使用的课件要倡导这种制作简单、实用、能够提示数学现象、本质的课件,不建议老师们在课件上花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作者:山东姜忠乾(海阔天空)

专家点评:课件用3D制作,能够揭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演示效果好,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吉林张绍明(JCZXZSM001)

专家点评:一个页面同时展示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形象直观,设计思路巧妙,演示效果好,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上海吴宇迪(守望)

专家点评:演示长方体形成的过程来展现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设计和操作都简洁,效果不错。制作方面在长方体颜色设置很好,看起来比较柔和。
  

作者:河北郭根秋(朋友)

专家点评:三个页面组成活页,分别演示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效果很好,符合题目要求。课件扇面制作比较好,演示面动成体用了一个动图效果不错。
  

作者:河北彭莉(莉7355)

专家点评:用点、线,面运动跟踪的方式演示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效果不错,符合题目的要求。掌握了对象上点的运动、线平移、面的旋转等技巧,很好!
  

作者:山西常铁虎(圆圆虎cth)

专家点评:三个页面组成活页课件,从长方体、圆柱、球体的形成过程,提示了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效果很好,符合题目要求。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