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期高中教材配套课件创作

题目要求

课题 对数函数图象及其性质
册别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1 第一章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材所在页码 P70-P72
教材对应截图 t_3_5
t_3_1
t_3_2
t_3_3t_3_4
对应的学习目标 1.了解对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3.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如具体到一般的过程、数形结合的方法等.
教学/学习难点 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有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对数函数的性质.
课件设计说明 突破难点的措施:列表时把指数为整数和分数的分开计算,让学生参与其中,列表、描点同步进行,通过闪烁效果探究特殊点、特殊范围图象的取值.
使用说明 用变量n控制曲线上点的个数,根据按钮的提示进行操作.

最优作品

创作者:内蒙古边步兴老师(边步兴

https://www.netpad.net.cn/presentationEditor/presentationPlay.html#posts/4112 )

突出优点:

  对照指数函数引出对数函数概念;画函数图象时,对于变量取值区间和疏密程度都考虑得很周到;对于对数底数两大类的分析以及底数变化时图像的变化演示都比较清晰,例题练习设计也合理周全。

建议:①每个界面一次性出现的对象不宜太多,简洁清晰度可借鉴杨志友老师的作品。    ②可以考虑用“指数函数的反函数”来设计本节课。

参赛作品

1. 作品一:对数函数

作者:重庆杨志友(杨志友)

专家点评:

  本课件活页设计,共有十一页.优点:  1、以问题为切入点、以问题为引导,通过问题牵引学生深入思考,再加上详尽教学过程,以及操作简便按钮,让使用者用起来简单易上手;

  2、可操作性强,底数可变,描点的开始坐标可变,所描点间距可变;列表、描点、连续线三部曲,(列表计算数据直接在所描点上显示),可重复快速多次画对数函数的图象;

  3、例题类型全面: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大小,特别是对数的各种含参问题:题型拓展典型且全面,素材丰富,便于其他老师选用。

存在问题:

  1、列表和描点最好是同步进行,若描点间隔d过大,则在区间x∈(0,1)所描点个数有点少;若描点间隔d过小:①当与之配合的描点个数n较小,则在x∈(1,10]区间后半段内不能描点;②当与之配合的描点个数n较大时,则会出现迭代列表跑出画布之外,最好是能让迭代列表自动换行;

  2、事实上对描点间隔d,不管怎样调节d值,相比较而言,在区间x∈(0,1)内所描点较稀疏,在区间x∈(1,10]所描点较密,由于描点不均匀,直接用光滑曲线连接各点给学生造成突兀。

  3、第四页、第五页中建议增加一个初始化按钮,第四页增加初始化按钮目的是方便清除跟踪对象,在第五页中增加初始化按钮目的是方便快速清除表格填写内容。

  4、在例2中,先给出函数图象,然后给出具体地解析过程,在给解析过程的同时,对应的图象分析最好是不要隐藏,放在一起便于比较。

2. 作品二:对数函数

作者:内蒙古边步兴(边步兴)

专家点评:

  本课件活页设计,共有九页.优点:   1、引例(细胞二分)指对互化得出对数函数概念,最后变量x、y互换,动画形象直观,由于细节处理方式到位,会让学生有一种特别地感觉——通俗易懂;

  2、画函数图象三步曲:先显示列表,然后列表计算和描点同步进行,教学重难点突破和细节之处处理到位,具体地:①列表时把两类点分开计算,这是一个亮点,不是简单粗爆用计算机直接代替学生手工计算,而是让学生参与其中,只是把手工不方便计算的数据用计算机完成,这样学生自然会感受到计算机所计算得到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②列表时在x∈(0,1)的区间内和在x∈(1,16]的区间内所取点数一样多,特别是在区间x∈(0,1)内的点以分数形式给出,好处一:是方便学生手工精确计算;好处二:为后面描点画图象以及精准认识对数函数图象做好铺垫;③通过改变底数,可重复快速多次画对数函数图象,切实理解对数函数图象与底数之间的关系,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得出水到渠成;④通过改变列表所描点数,在区间x∈(0,1)和x∈(1,10]分别以y轴和x轴的方向均匀等距离的描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所描点数越多,所画函数图象越精确,明白连线为什么是用光滑曲线连接。

  3、例题和练习当中注重数形结合,在帮助学生掌握和理解对数函数的性质的同时给学生竖立用数形结合决问题的意识。而在对数函数性质总结时,表格直观明了,通过动画闪烁效果技术手段把图象恒过定点以及特殊区间函数的取值等难点落到实处。

  4、题目类型全面:多个对数函数的底数大小比较,以及底数相同真数不同、真数相同底数不同、底数真数都不相同利用中间量比较大小。

  5、按钮操作简便,上一步、下一步以及初始化按钮的配合使用,不仅方便于教师课上控制教学节凑,也有利于学生课前课后自学探究,符合各种教学实际需求。

作者:上海吴宇迪(守望)

专家点评:
  用了两次迭代分别完成了列表和描点,对于对数函数而言,在x∈(0,1)区间内精细描点最为重要,要作为实用课件,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