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期高中教材配套课件创作

题目要求

课题 点到直线、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探究
册别 单元 高中数学 人教A版 必修2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教材所在页码 P107
教材对应截图 t_3_1
t_3_2
对应的学习目标 1.体验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不同思路
2.体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
3.体验求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思路及公式的形成
教学/学习难点 1.动态展示点到直线、平行直线之间的垂线段
2.作图辅助构造点到直线距离的探求方法
课件设计说明 1.动态展示出点到直线、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
2.体现出点到直线、平行直线间距离的任意性
使用说明 图形简洁直观、动画效果好、适当的文字推导公式.

最优作品

创作者:四川付小华老师(aerhua

https://www.netpad.net.cn/presentationEditor/presentationPlay.html#posts/4037 )

突出优点:从特殊问题入手,逐渐过渡到一般化;公式推导方法考虑较全面;最后拓展到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求法,也比较自然。 建议:强化基本概念和宏观策略。比如,明确点到直线的距离就是该点向直线所引垂线段的长度,这一点,杨志友老师做得好。推导公式的基本思路(最直接、易想到的)是:求已知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这种方法两位老师都略过了,原因可能是因这种方法的代数推导运算过程太复杂。然而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认知的自然规律,只有真正经历体验了那种复杂的过程,才会产生寻求简单方法的欲求,才能体会理解“面积法”“柯西不等式法”“向量法”等意义价值所在,从而掌握这些策略和方法。

参赛作品

作者:四川付小华(aerhua)

专家点评:
  课件从探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与x、y轴平行的特殊直线的距离公式出发,到探究任意点到一般直线的距离公式,到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基于学生思维层次设计,从直线的斜截式到一般式,从解直角三角形法,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法,最后很自然运用转化法探究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代数的推理逻辑清楚,层层递进,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
  课件的网络画板体现2D作图优越性,图形清晰,简洁明了,标示到位,辅助效果较好,同时利用变量和动画控制直线和点的变化,体现任意性,通过显示与隐藏按钮,辅助有层次的展示探究过程、计算推理和公式结果,活页设计恰到好处也,达到了辅助教学的目的。

2. 作品二:120期高中

作者:重庆杨志友(杨志友)

专家点评:
  课件设计从点到直线的距离概念出发,通过点的动画体现直线的变化,显示与隐藏按钮展示出探究思路和推理过程。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遵循教材又高于教材,分别从最值、解直角三角形法、面积法、柯西不等式和向量法多角度、多方法进行公式的探究与推导。
  课件通过活页分屏展示,简洁清楚,方便操作,达到了2D图形与代数推理结合辅助教学的目的。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