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期小学教材配套课件创作

题目要求

课题 位置:图形平移后点的位置变化规律探索
册别 单元 人教 版本 五年级上 册第 单元
教材所在页码 P23练习题7
教材对应截图 t_1_1
对应的学习目标 1.巩固用数对表示平面图形点的位置。
2.巩固平移的意义。探索平移前后点的数对表示的变化规律。
3.体验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学习难点 重难点:通过观察分析平移前后点的数对表示,探索平移的本质意义。

最优作品

创作者:吉林张绍明(JCZXZSM001

https://www.netpad.net.cn/singleFile.html?id=143927#posts/143927)

突出优点:作品动态呈现原三角形的两个不同平移的过程,引导学生逐个顶点来观察平移前后的变化情况。表格形式是很好的对比研究的方法。
优化改进建议:这个阶段的学习,数对的数字组成都是以整数形式表示,因此,宜采用一个单位一个单位来移动(变量a和变量b的变化增量设为1)。另个,可以将三角形的顶点设为可变动,以提供变式练习,“初始化”按钮恢复原题图形。

参赛作品

作者:陕西曹娟(@萤火虫)

专家点评:作品共两页。第一页,复习平移的两要素:方向和距离。第二页,观察平移前后,三角形对应顶点的数对表示的变化规律,再总结出变化规律。思路很好。
优化改进建议:不要直接给出平移后的顶点的数对表示,而应动态呈现平移过程中顶点的数对表示,可以先演示某一个顶点,再让学生来说说其他两个顶点平移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另外,这个阶段的学习,数对的数字组成都是以整数形式表示,因此,宜采用一个单位一个单位来移动,顶点的数对表示也要动态显示为当前位置情况。

  

作者:吉林张绍明(JCZXZSM001)

专家点评:作品动态呈现原三角形的两个不同平移的过程,引导学生逐个顶点来观察平移前后的变化情况。表格形式是很好的对比研究的方法。
优化改进建议:这个阶段的学习,数对的数字组成都是以整数形式表示,因此,宜采用一个单位一个单位来移动(变量a和变量b的变化增量设为1)。另个,可以将三角形的顶点设为可变动,以提供变式练习,“初始化”按钮恢复原题图形。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